交通在蒙特利尔-人人尽功用-圣徒拾穗

耶路撒冷教会为何对保罗如此冷淡?
读《使徒行传》体会之三

保罗是大有启示的人,因为他不断地寻求神的启示。我们如何才能得到神的启示呢。主耶稣说过,你敲门,他给你开门。那么什么是“敲门”呢?我想,“第一步要会问问题”。如果我连问题也没有,主就无法启示给我。这次读《使徒行传》,我试着边读边问问题。这让我看到了原来看不见的点点亮光。

在扫罗归主以后,《使徒行传》上提到他去过耶路撒冷五次,他好像每次都受到冷遇。

1.第一次,扫罗刚归主,到大马士革,由亚拿尼亚引领,扫罗开始讲“耶稣就是救主”的道,犹太人要杀他,扫罗逃到耶路撒冷(9:23)。门徒们不接纳他,只有巴拿巴接待他(9:26);

2.第二次,扫罗在安提阿教会讲道服侍。在革老丢年间,犹太地闹饥荒,扫罗所在的安提阿教会捐钱,由巴拿巴和扫罗送去耶路撒冷(11:30),也没有任何使徒会见他们。(12:25)。

3.第三次,巴拿巴和扫罗第一次传道回到安提阿,“有几个人从犹太下来,教训弟兄们说‘你们若不按摩西的规条受割礼,不能得救。’保罗和巴拿巴与他们大大地纷争辩论”。他们受命去耶路撒冷见使徒与长老。于是有第十五章叙述的“耶路撒冷会议”。这次会议上,雅各和彼得都说了话,会见了保罗等人。拿今天的话说,“会见是亲切的,会议是富有成果的,意义是深远的。”可是,如果读仔细一点就会发现:会议完全是耶路撒冷教会和使徒们的,保罗等人只是去报告经过,没有平等的发言权,大概更不会有表决权。我猜想内容更是令保罗失望,虽然否定了“外邦信徒必须行割礼”,但是仍然有四条律法诫命要遵守,也就是说:外邦信徒要守摩西律法,而这点正是保罗坚决反对的。(保罗为什么不能坚持自己的立场呢?)

4.第二次传道回来,保罗上耶路撒冷去向教会问安,《行传》中没有提到有哪个使徒或长老会见他。“随后回安提阿”(18:22)。保罗外出传福音好几年,他已经是主派出去的那么尽功用的使徒,耶路撒冷教会对他因何如此冷淡呢?

5.保罗第三次传道回来,到耶路撒冷,保罗访问雅各,长老们也都在那里。保罗向他们汇报了在外邦人中间所行之事。他们听见,就归荣耀于神,对保罗说:“台兄,你看犹太人中信主的有多少万,并且都为律法热心(21:20)。他们听见人说,你教训一切在外邦的犹太人离弃摩西,对他们说,不要给孩子行割礼,也不要尊行条规。众人必听见你来了,这可怎么办呢?(21节)你就照着我们的话行吧!我们这里有四个人,都有愿在身。你带他们去,与他们一同行洁净礼,替他们拿出规费,叫他们得以剃头。这样,众人就可知道先前所听见你的事都是虚的,并可知道你自己为人循规蹈矩,遵行律法。(22,23,24节)”。就这样,保罗跌到了。保罗行了洁净礼21:26)。对保罗来说,这是最残忍的信仰杀戮。可是,雅各等却是出于好心,他们真心诚意地为了保罗的安全,他们也害怕由此而引起教会的纷争辩论。

由此,我们可以看出耶路撒冷教会的长老们和使徒们为何对使徒保罗“不得不”冷淡。缘由简单得很:多少万信主的犹太人都为律法热心。《行传》21章20节至26节,极其清晰地道出耶路撒冷教会的可怜光景(名为基督徒,生活在旧约中,本质上是犹太教)。请注意路加的描述:“于是,保罗带着那四个人,第二天与他们一同行了洁净的礼,进了殿,报明洁净的日期满足,只等祭司为他们个人献祭”。(21:26)整个这一套都是犹太教仪式,哪里有一点“基督信仰”的味道。今天,连我们这些普通基督徒都清楚地知道:既然主耶稣的宝血已经将我们的罪洗净,如果再去行那套洁净礼,这就是否定主为我们流的宝血。这岂不是明明地羞辱主吗?岂不是将主重钉十字架吗?

彼得,雅各,约翰这三柱石周围,围着好几万热衷于犹太教律法的“基督徒”,在这多少万门徒周围又是整个的“犹太教海洋”,在这样的环境下要脱离旧约律法而进入新约的职事,谈何容易!他们的处境和心境何等艰难!

神真是厚待保罗,他在耶路撒冷被绊倒的时候,在正北面五百公里处的安提阿却有棵千年老树重新开花了。在小亚细亚,在欧洲,会堂里,民房内,青青的橄榄树下,到处有弟兄姐妹在“脱离了犹太教律法规条”的自由心灵里为保罗祈祷!

(佐卿 2009年7月7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