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史实和真理
上一次的主日查哥林多前书第二章,霍弟兄让我们各自将自己最感动的话语分享出来(害怕英文表达不准确我就没有分享,求主怜悯我的软弱,也求主赐我信心操练英文分享,阿门)。我们讨论到关于史实(Fact)和真理(Truth)的区别,同时还有关于人的智慧和神的智慧。正好聚会后,与其他肢体也沟通了许多这方面的问题,我想正好借着这个机会,把神赐给我关于他福音的许多领受记录下来,同时也能学习任弟兄劝勉我们记录的操练。
“因我曾定了主意,在你们中间不知道别的,只知道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”(林前2: 2)。使徒保罗作为迦玛列的学生,对圣经的知识和道理肯定了然于心,但保罗却说自己别的什么都不知道,这是因为他深知这些知识和道理只是福音的影子,并不是福音本身。福音的真谛就在于主耶稣基督和十字架。
保罗用自己亲身的经历告诉我们,不认识主耶稣是基督,即便懂的再多的知识都是徒然,甚至更是有害的。这里的知识不只是论到属地的知识,也涵盖对圣经知识的了解。“...我原是犹太人,生在基利家的大数,长在这城里,在迦玛列门下,按着我们祖宗严紧的律法受教,热心侍奉神,像你们众人今日一样。我也曾逼迫奉这道的人,直到死地...”(使 22: 3-5)。保罗自述,曾经的自己对神是多么地“热心”,对圣经旧约是多么地熟悉,但是这反倒导致他迫害教会,迫害神的家。直到神在他前往大马士革的路上向他显现,才明白主耶稣是基督,才明白“只是我先前以为与我有益的,我现在因基督都当做有损”(腓 3: 7)。保罗说这话,不是因为谦虚,也不是为了彰显自己多么属灵,而是在他的生命里有这样真实的与主相交的经历,神亲自对他说话,亲自让他看见,来自真实的感动。所以我们在追求神的话语的时候,不是只追求圣经的历史故事,也不是只去寻找律法的体系,而是应该去寻找神对我们亲自的说话。换言之,我们不应该只是停留在追寻故事的层面,这些是人的智慧,并不能拯救人,能拯救人的是神的智慧,是真理。
回到最开始的经文“因我曾定了主意,在你们中间不知道别的,只知道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”,这句话如果只看史实,就是我们的主耶稣基督被犹太人钉在了十字架上,被埋葬后复活。这则历史诚然十分震撼人心,但是对于生命又有什么造就呢?如果这只是一段历史,保罗又为何会认为它能成为福音的核心呢?但如果我们能在这节经文中看到基督,看到神的心意,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的属灵真理:
A) 在新约中使徒们所跟随的耶稣就是基督,就是旧约中所有预表的指向,也是犹太人苦苦等待的弥赛亚,除了他之外没有别的拯救。这是我们信仰的开端:因信称义。信靠耶稣基督做他救主的,在全然公义的神面前就能称为一个义人。似乎很简单,但也很深刻。因为信靠并不是嘴上说说那么轻松简单,真实的追求过程中,往往是主的教导合我们心意的,我们欢欢喜喜接受;不合我们心意的,我们就视而不见——这又怎能说我们信靠主呢?信靠是一个慢慢改变自己的过程,把自己的想法逐渐放下,让主的想法来指引我们前行。
B) 主耶稣基督被钉在十架是神伟大的计划。因为我们的原罪,我们活在了死亡的权势之下,被死亡奴役,我们无法凭着自己的能力让自己成为一个纯洁无瑕疵的人,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完全的义人,神的爱子成为我们的挽回祭,让我们成为一个义人。这是基督宝血的功效,也是神对于我们的伟大的救恩,是神对我们的爱的体现。
C) 十字架的功课。十字架是一个很艰苦的功课,因为他让我们要舍弃自己,治死自己。世上所有的人都不喜欢死亡,又有谁乐意去主动接受死亡呢?但神告诉我们,如果我们旧的自己不死,新的、属基督的生命就不可能活出来。这就是主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死而复活给我们看到的属灵真理。也是世上一切生命周而复始的真理,就是“生”是从“死”来的。
D) 主耶稣的复活。这是主耶稣基督为我们救赎的结局,让我们看到复活后的生命,也让我们看到我们靠着主耶稣基督,就能战胜死亡,向着死亡称胜。这既给了我们美好的盼望,也给我们莫大的勇气,让我们渡过在地上所有的患难,因为我们有了永生的盼望。
这其中每一项都蕴含着神诸多奇妙的智慧和真理,也有许许多多基督徒的经历作为见证,在此篇分享中也只能浅浅提及一二。但神给我这样的感动,让我把从其他肢体听到的见证和道理,以及神对我说的话转述给众弟兄姊妹,是为了让一些初信的肢体能够有所感动和得着,让他们也能同之前的众肢体一样经历我们这位又真又活的神。同时我们当省察,看圣经如果只能看到史实,或者只去追求属地的知识,那我们实在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。有弟兄问我:“为何当初耶稣没有预言现在社会的科技发展会这么日新月异?”我回答:“神在圣经的第一篇就告诉了我们,亚当和夏娃当初没有选择生命树而选择智慧树,这个结果就是虽然社会、科技不断发展,但人的本性没有丝毫的改变。”其实我们看历史也能看到,人类永远都是周而复始地重复同样的错误,这就是我们当初舍弃生命树的结果。所以我跟弟兄说:“圣经是为让我们的生命得改变,以及建立与神的关系。而不在乎科技是如何发展的。”其实我们在看圣经的时候多多少少都会陷入一些隐而未现的误区,就是不断去探查圣经的属地价值,却忽视灵与神交流,似乎这样就能让我们从心理上更好接受圣经。但是有位弟兄说过:好是上好最大的敌人。我们若把神的话语只当成知识去学习的话,会失去与神亲近的感觉,而后者才是神真正看重的东西。
最后还是引用保罗的一句话,希望能成为我们追求的激励。“不但如此,我也将万事当作有损,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。我为他已经丢弃万事,看作粪土,为要得着基督”(腓 3: 8)。